感謝康軒雜誌的訪問,讓蘇澳大坑罟的故事打入更低年齡層!

02/09/2022

感謝康軒雜誌的訪問,
(對就是你我讀的康軒課本的康軒)
讓蘇澳大坑罟的故事打入更低年齡層!
  


  感謝康軒編輯彥廷的努力,經過好幾回合的來回校稿,讓這麼有質感、精美、平易近人的內容,在小朋友的讀物中呈現。也剛好利用這個機會,把我們在大坑罟的故事做一個簡單的紀錄。從海岸林、社區、溝通、共識、發展,我們一起經過了很多努力。文章內容我就不在此贅述,請大家購買「康軒進階雜誌460期」就有全文囉!也因為現正熱映中,我也不方便提供整篇PDF,所以就先提供兩頁當作打個廣告啦。
-----------------
  另外要特別聲明,其實要叫我螃蟹博士並不太恰當,因為我不是以螃蟹作為博士論文取得博士學位,螃蟹博士大有其他人在!編輯用這個螃蟹博士來稱呼只是希望讀者能加深印象啦~不過或許在這裡正在以螃蟹為媒介研究人與環境的關係,可以先姑且稱為螃蟹博士吧!
我對螃蟹有興趣沒錯,從碩士一路研究至今(也還好沒有放棄);也有一些論文產出,以螃蟹作為一個媒介去了解整體的生態學。而我也有其他動物的paper 啊,我是對整體的自然生態和保育研究更有興趣!
  而大坑罟的故事是許多利害關係人充分合作,才能有陸續一些有趣的行動與成果。包括宜蘭縣政府、城鄉潮間帶公司、大坑罟社區發展協會、大坑罟大玄廟、羅東林管處的支持,而最近有一些企業界也逐漸願意開始想要一起投入在這當中,我覺得未來指日可待。
講到大坑罟我必定會一直感謝我的研究團隊,為什麼呢?我認為現在團體戰是趨勢,像是我的研究中需要海岸林的分析,團隊中就有森林專長的人、要飛空拍分析地景就有負責空拍的夥伴、要GIS分析就吸收當地總幹事加入(地理資訊背景的肖年仔)、要進行訪談就特別徵才邀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的學妹加入。
  那我負責什麼呢?主要是針對生態上的問題與資料搜集的意義進行評估,統籌大家的意見,並依照學理與實務經驗決定研究的方向。總之,這個時代絕對是個多元合作的時代,不見得什麼都要會,但要把正確的人放在最正確的位置上。此外,我們在大坑罟的故事中,不僅僅是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設法解決問題,這也是我認為我們最有亮點的部分。
---------
哎呀,說了那麼多,好像我是老教授似的!有興趣歡迎購買康軒雜誌,
再不然......就邀請我去分享吧打個廣告,受美秀老師的邀請,11/2下午會在屏科大野保所分享喔!(不過那是seminar 課,有沒有對外開放就不清楚啦)

© 2017 Chia-Hsuan Hs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node Cookies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
We use cookies to enabl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and security of our website, and to offer you the best possible user experience.

Advanced settings

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並儲存您的選擇。